如何用社交媒体时代建立个人品牌
今天参加一个活动,遇到一位70后的医生,在我做完短暂的自我介绍,唾沫横飞的手舞足蹈的扯淡了半个小时社会化媒体之后,他跑到后台一脸兴奋地说:一定要学新媒体营销。我问医生为什么要学营销?他说何止医生,工农商学兵都要学,即便是专家也要卖的,卖产品是卖,卖技术,卖知识,卖经验,卖阅历还是卖,只不过换了词,美其名曰卖本事,哪个出来不都是卖的嘛?
我一时语塞,竟然无力反驳,禁不住默默点头,我凝视医生双眼说,有这个观念,我应该跟您学营销
老医生连连摆手:No no no 现在我们这代人应该反向学习,向你们年轻人学习,你们赶上了一个叫做互联网的。p时代。我已经感受到这个互联网带来的变化。
短短数年,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,信息无处不在,充斥在我们的周围;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也发生了变化,以微博,微信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工具应运而生,我们的信息行为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巨大的改变。
人们获取知识和资讯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,这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,皇帝女儿也愁嫁的时代,这是一个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时代,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,(排比句,比较有气势哈~)流行说法,这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, 人人都是自媒体!
如果我们不去主动展示自己,就会淹没在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中。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脱颖而出,是摆在每个企业,每个组织和每个人面前的问题。
人们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越来越多,通过社交媒体展示自己,迫不及待刻不容缓啊。
未来,社交媒体的注册账号将会和个人身份证明一样重要,网络对于个人最有价值的资产就是你的社交媒体账号所代表的身份;另外,使用社交媒体去营销推广展示传播的成本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,成本几乎为零。怎么去展示,工欲善其事,要先力其器。工具很重要。要通过一些社交媒体工具,多平台,全渠道去展示。
如何展示?工具和内容。
工具的选择
在互联网传播的只有3种工具:文字,图片,音,视频。
文字工具:博客,微博,qq空间的说说,日志,论坛,贴吧的帖子,
文库,经验,知乎,豆瓣,百科。使用这些渠道,文字可以大展伸手。
图片工具:拍照好看,美图秀秀,in,可以对图片做相应美化和处理。比如前段时间的大花袄流行,美图就免费提供素材。结合热点你可以给自己制作一个大花袄分享在社交媒体。
音频工具:声音又比文字更加具有冲击力。
yy语音,集合了团队语音,好友聊天,视频功能,视频直播等功能,自带回音和混响能自动美化声音;以喜玛拉拉雅电台,荔枝fm为代表的电台类音频媒体应用异军突起。以听的形式,占据了大众的碎片化时间。对着手机说就OK,都想用户开放上传接口,用户可以自主上传音频,只要一步手机,就可以展示自己的专业了。
我个人发现一本书,非常喜欢,这本书的作者是台湾学者詹文明先生,书中有个观念让我非常震撼:思考如何做出贡献!我把这句话绣在我的西服上了。当时读这本书的时候,想这本书这么好,不如分享给大家吧,我每天晚上阅读一小节,同时随手打开喜马拉雅电台,顺便就分享到电台上了,这本书的名字叫《德鲁克谈自我管理》,迄今为止有1.6万多次的播放量,要是不信可以下载喜马拉雅电台,搜索:韩老湿。
最近在看这个老人的《旁观者》,迷上了这个叫德鲁克的老头儿,即便在互联网思维横行的时代,他的营销理念也不过时,近期我会录制《听韩老湿讲德鲁克谈营销》(ps这是广告)
有意思的是我还收到过来自深圳一家咨询公司的邀请,邀请我去讲德鲁克;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德鲁克学院合作的一档栏目发来私信:“望得空时能与您有沟通的机会。”
视频工具:优酷土豆,还有诸如其他一些垂直类的视频社区
行文至此,想起我的TTT老师对我说的话:所有表现都是以感觉为基础的!
你是谁真的不重要,别人以为你是谁才重要。
众声喧哗,我们得发出点自己的声响。
发出声响仅仅有这些就够了么?不,因为不管你是通过什么工具渠道平台媒体传播消息,重要的都不是你说了什么,而是是否有人在听。
如何说别人才会听,就是如何去创造内容,展示和呈现这个才是更重要的!
问问自己,你最擅长驾驭哪一类的内容!
然后着手去创作内容;
内容就是广告,内容就是产品。
1.在形式上要有趣,追求快乐是人类的一种天性,美国学者尼尔.波兹曼曾就说过当代文化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文化。在诸多情感中,人们最渴望体验的就是快乐。
2.在内容上要专业
在社交媒体上,隐藏着我们未来的客户或者粉丝,社交媒体上也是我们形象管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。记得定期更新专业内容,凸显专业形象。